close
跳島旅遊,是指在島嶼之間來回交通,擁有很大機動性,然而在我們的想像中,遊輪很難和機動性掛勾,因此我們搭乘的是「探險型郵輪」,人數少、航線彈性,且較為環保,遇到港口較小、甚至無法停靠的島嶼,也能下錨停船,讓旅人在鮮為人知的祕境探險。
春遊郵輪跳島旅遊的第一站從基隆開始,這裡擁有臺灣國際郵輪的母港,船隻靠港數位居全亞洲第三,去年的國際旅客更是突破了一百二十萬人,北望四大火山嶼,西向馬祖四鄉五島,是跳島旅行的最佳起始點。
-
台灣威尼斯──正濱漁港
(圖源:基隆旅遊網)
在Facebook和Instagram瘋狂洗版的彩虹小屋位於基隆正濱漁港,站在景觀台可一覽彩色建築倒映在海面的美景,被遊客譽為「台版威尼斯」,能有這樣的景色多虧基隆市政府與年輕藝術團隊,共同進行「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塗布計畫」,將港旁的建築物漆上色彩,無論是白天或黃昏在此拍照,都有不一樣的浪漫風情。
正濱漁港曾是台灣第一大港,然而在漁船噸位逐漸加大之後,漁港水位不堪負荷,正濱漁港已不復往日繁華,被蒙上一層歷史的灰色,如今以彩虹面貌重新登場,成功將老漁村翻轉為觀光勝地。
-
百年遺跡──阿根納造船廠遺址
(圖源:基隆旅遊網)
從正濱漁港往和平島方向的和平橋走去,右邊就能看到阿根納造船廠遺址的骨架。
阿根納造船廠位在八尺門水道旁,見證台灣從日治走到民國的海港興衰,裸露的鋼筋、斑駁的外牆、剝落的混凝土,造就一股工業廢墟風,站在這裡莫名有種遺世而獨立的感覺,每幀風景都透露著蒼涼。在美國隊長Chris Evens來到此處拍攝電玩廣告後,阿根納造船廠遺址一夕間聲名大噪,至今仍能看到不少攝影團隊到此處取景。
阿根納造船廠前身為礦砂裝船碼頭,建造於日治時代,同時身為轉運站,儲放大量從水湳洞運來的金銅礦砂,再轉運到日本。民國56年美商阿根納造船公司承租此地,後因營運不善倒閉,造船廠也被遺留至今。
原本的阿根納造船廠遺址還不是現在看到的殘破模樣,原因是在2016年,造船廠遺址曾遭業者無預警開拆,看見這座歷史悠久的遺蹟受到怪手摧殘,惹得當地居民好心疼,市府趕緊啟動暫定古蹟程序,阻止此處再被破壞,被拆到一半的遺址充滿廢墟美,反而掀起打卡熱潮,今年甚至通過阿根納再造案,不但保留造船廠遺址,還預計在周圍設置地景廣場和親海廊道等,帶動觀光人潮。
-
海蝕地景天堂──和平島公園
(圖源:交通部觀光局)
通過和平橋,我們來到和平島公園,自從去年開幕後,這裡的景致已與過去大不相同,除了欣賞園內珍貴的海蝕景觀,還能暢遊在天然海水泳池,已成為北台灣最熱門的親子戲水景點之一。
和平島是離台灣最近的離島,過去為了和基隆嶼區隔,曾被稱為「大雞籠嶼」,日治時期改名為社寮島,相傳在二二八事件之後,當地為了祈求和平才將社寮島改名為和平島,然而文史工作者發現和平島的命名時間比二二八還要早一年,因此解釋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。
此地因長期受到風化與浪濤侵蝕,形成了海蝕崖、海蝕平台、海蝕溝等重要海蝕景觀,最有名的莫過於「豆腐岩」和「萬人堆」。豆腐岩受《美國中文網》評選為全球21個世界上最美的日出觀測點,春夏時節會長滿綠藻,被戲成為「綠蘑菇」,因為上頭的海藻富含營養成分,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;而萬人堆因形狀恰似眾多人頭望向東方因而得名,可說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。
透過春遊行程,將北基隆的人文、歷史、自然美景一網打盡,隨著日落降臨,一行人回到住宿處整頓休憩,準備明天的跳島旅行囉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